北京白癜风费用 https://m.39.net/pf/a_4579194.html
盘点10月跑圈舆情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两个心理学术语。一是变色龙效应,二是钟摆效应。
变色龙效应,又称“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模仿。这一点,在夫妻身上比较明显,生活久了,两人就越来越像,不仅是习惯、动作、气质、神情、价值观,甚至长相都会趋同。俗话讲,夫妻相。
(济南环华山湖国际半马起跑一瞬间。风11摄。对外行来说,拍马拉松起跑一瞬间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殊不知,看似简单,实非易事。即便在摄影师之间,同一个赛事同一个场景,拍出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看似一瞬间,背后十年功。)
那些“相爱相杀”的城市马拉松
马拉松赛事之间有没有变色龙效应?模仿有,是否无意识不好说。比如从补给的同质化到赛事运营的同质化,比如人脸识别、赛事小程序、户外灯光秀等手段的应用,比如各个赛事的精英选手的标准、分区的标准等……就连奖牌出错,也能错到一起去。比如英文字母再掉一次,比如从驰骋到驰聘,只怪两兄弟长得太像了。总之,成功的赛事长得越来越像,被人吐槽的赛事各有各的奇葩。
有趣的是,那些地理位置相近,或一个区域内体量相当,名气接近的城市,总是被人为地强行拿来比较。不是CP,胜似CP。但,有夫妻相的不一定是夫妻,也可能是貌合神离的冤家,或彼此都不服的对手。比如北京与天津、成都与重庆、青岛与济南、厦门与福州、郑州与开封、广州与深圳……这都是好事者喜欢点鸳鸯谱,而变色龙效应也让跑者们喜欢拿相邻、相近的城市马拉松赛来说事。
21日,天津国际马拉松“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办完了一场马拉松。与北马相比,天马堪称低调、内敛,甚至默默无闻,风格完全迥异。
27日,成都国际马拉松落幕。成都与重庆,都是麻辣文化的代表。按我粗浅的理解,那就是以嘻嘻哈哈、热热闹闹为基因,喜欢解构主流权威的一种潇洒文化。两地原本是一家,后来重庆翅膀硬了,独立出去成为直辖市。两家办的赛事,相似点就是无论多么认真,总能很容易找到一堆BUG;不同点就是,重庆张扬,满不在乎,既大张旗鼓也我行我素,而成都呢,可能赛事起步晚,一直疲于做各种证明题。于是,成都马拉松在舆论场上出现两种声音,一是主流媒体的力挺,比如人民日报29日发文点赞称,“以人为本锤炼赛事品质”;二是大众舆论场的分化,有的继续喜欢捧场,有的依然批评,比如吉普桑10K退赛就引发了一波质疑。万达体育欲把成马打造成为第七大满贯,这无可厚非。也许是目标太高调,也许是民众的期望值有点高,结果导致自媒体的声音却一直尖锐刺耳。如何将两个舆论场的声音引导到一个轨道上来,是未来成马的重任之一。
一山难容二虎。一省之内,总有一些明星城市不小心就抢了盛会城市的风头。比如厦门,因为马拉松等各种加持,总被外界误以为是福建的盛会,福州在一边哭笑不得。而对于山东,抢掉济南风头的就是青岛。不过,二者对马拉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