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永远是权威的象征,而已经拥有荣辱观念的孩子往往会期待获得老师的认可。若孩子在家中是“窝里横”,在学校里面却是一个乖孩子的话,你便可以请老师委婉地告诉他:“在家里的时候,老师期望你可以如同自己在学校一样,那么听话。”如果孩子在家中表现得非常好,父母可以让老师知道,并请老师在集体中对孩子进行表扬与鼓励,使孩子进一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由于拥有坚强的勇气与意志力,孩子才会拥有更加坚定的立场,才能够以自己的判断力将事情更好地解决。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瑟曾经对名在幼儿与少儿时期具有极强反抗意识与毫无反抗意识的孩童行为进行过跟踪式调查。在追查到青年时期时,他们发现,反抗力强的那些孩子,有85%成长为了意志坚强、具有明确判断力的年轻人;而那些没有反抗意识的孩子发展成意志力强大的成年人的只有24%。大多数都会进一步演变成为没有判断能力、习惯于依赖他人生存的人。具有更强的创造性,有时候,孩子的不听话往往代表的是出格的行为。而造成的他们出格的原因是孩子不受到成人世界条条框框的约束。对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行保护,能够使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众所周知,所有的创造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形成,如果将孩子限制得过死,一点自由也没有的话,孩子自然无法自由地去进行创造。平日里,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去尽情地“淘气”,使他们在自由中去感受创造的快乐。帮助孩子拿掉假面,为什么孩子小小的年龄便会成为两面派?这种极端的行为是怎样的养成的?由此可见,孩子的不听话有其负面的消极影响,更有其正面的积极意义,作为父母,应该尽量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对其积极因素进行充分的发挥。如果父母可以对其施加更多的保护与引导,同时采用正确而积极的教育方法。父母与老师在教育不听话的孩子时,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分的强制,使孩子的个性受到遏制。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把握好“消极”与“积极”的管教方式,便可以促使不听话的孩子向着好的方面不断进步与发展。事实上,孩子家里家外两个样的原因出在家长的身上:过度的“溺爱教育”令孩子的“心理畸形”,从而养成了“变色龙”的习惯。家长的教育不当,是引发孩子戴上“假面”的最关键原因:相对于学校而言,家庭往往给予了孩子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