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实小善水湾分校ldquo朗读者

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jiepai/12746.html

雨花实小善水湾分校“朗读者”读书分享活动(第三期)

《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于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年4月

-

01

-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深刻的秘密,于丹老师以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向、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本书以“春风飞扬”“秋思浩荡”“明月千古”“斜阳晚钟”“田园林泉”“登临况味”“剑啸长虹”“诗酒流年”这八个意向来分析、感悟千百年来我国大诗人大文豪的作品。

-

02

-

于丹,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者。曾在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掀起了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同时,她还举办数百场传统文化讲座,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此外,她还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书。

-

03

-

本期朗读者

雨花实小善水湾分校索敏馨

-

04

-

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能感受诗歌之美。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处处生情,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诗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从“李杜”到“苏辛”,从“竹林七贤”到“唐宋八大家”,自古以来,诗歌都是承载了民众的梦想,以极具艺术性的语言将之记录下来并流传至今。读诗就像读史,读人物传记,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于丹老师以她对诗歌的理解带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自己对诗歌进行感悟。读诗仙李白的诗,《将进酒》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南陵别儿童入京》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感受他的豪迈洒脱;读醉吟先生白居易的诗,《卖炭翁》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感受当时的民间疾苦;读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词,《如梦令》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声声慢》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感受词人从少女的娇憨美好到后来天涯沦落,国破家亡的悲惨......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都是那千分之一。正如本书 所说,我们要享受诗意,成就最美的人生。

-END-

朗读者:索敏馨

编辑:伍雪婷

审核:相平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jj/10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