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Chameleon)是蜥蜴的一个独特且高度专业化的分支,大约有多个物种,该科的成员以其独特的颜色范围而闻名,能够转变为不同的色调和亮度。
虽然变色龙颜色变化的确切进化史仍然未知,但其中的一个方面已经得到了结论性的研究:信号功效的影响(信号在背景下的可见程度)。
今天要说的拉博变色龙(FurciferLabordi),在其短暂生命的最后时刻,会颜色爆发出混乱的彩色图案——“仿佛说出她的最后遗言”。
拉博变色龙如今近一半的变色龙物种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在那里西部低地最干旱地区的落叶林中,生活着的名为拉博变色龙的特有种。
特别在哪里?
近30,种四足动物(四肢脊椎动物)几乎全部具有常年寿命。虽然并没有万年龟,但一些生长缓慢且成熟延迟的物种表现出长达多年的超长寿命。
在所有四足脊椎动物中,目前寿命最短的记录保持者,是拉博变色龙。
当然,这不是我们中的任何人希望自己去打破的记录。
干旱地区的拉博变色龙,整个种群都是一个单一的年龄组。
如果你在旱季进入森林,那里的整个变色龙种群都是埋藏在地下的卵。雨季孵化后它们仅能活4到5个月——它们在卵内发育的时间(大约八到九个月)都比在卵外发育的时间长。
这种生活史更让人想起"不可语冰"的昆虫短暂生涯,而不是典型的四足动物。
死如夏花般绚烂卵在十一月雨季开始时同步孵化,就在第一场降雨之后。
拉博变色龙孵化后的初始生长速度很快,一月份就达到成年,此时它们进行繁殖。和一些短命物种一样,伴随着激烈的身体战斗和求爱,有时为了保护(独占)雌性而几天不进食。
雄性在繁殖季节后总是死亡,一月下旬至三月下旬之间,雌性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产卵中,将卵产在地里后,也会静静逝去。
最近,一组研究人员利用延时摄影捕捉到了这种爬行动物短暂生命中最后几个小时的多彩景象。
一只雌性拉博变色龙在临终时爆发出令人惊叹的色彩,仿佛说出了她的遗言。
变色龙的皮肤通过膨胀和收缩含有纳米晶体的特殊细胞来改变颜色,这一过程改变了它们反射光的方式。
临终前的皮肤不断闪烁并改变颜色,就像烟火。
从生物学的角度,这是在死亡过程中,神经信号无序传递,通过未知的分子机制改变了晶体反射的光的波长,并改变皮肤细胞的形状,从而产生了混乱的彩色图案。
程序性死亡总的来说,成年的拉博变色龙还没有进化到能够在旱季中生存,和雨季同步的生活史的逻辑就在于此。
这种程序性死亡的极端生存策略——雄性在繁殖后死去,雌性在产卵后死亡——在许多其他物种中也有出现,比如三文鱼、乌贼、飞蛾。
这种策略在四足动物中很少见,出现在袋鼠科的一些小型有袋动物中,比如刷尾袋鼠(PhascogaleTapoatafa)。
然而,在这些有袋动物中,交配季节后死亡的仅限于雄性,大部分雌性会存活下来,准备迎接来年的第二次繁殖。
有趣的是,如果你在交配季节之前抓走一只雄性刷尾袋鼠,带回家养,失去性福的它反而可以多存活两年多。
当科学家将拉博变色龙"隔离关禁闭",它们也可以多活几个月。但在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之内注定要死亡——像着秋天的树叶,优雅从树上掉下来。
写在最后我们的生活里,"大师"们总念叨取舍。实际上,权衡这个词可能更准确。比如,对动物来说,如果大量繁殖,代价往往是加速衰老;如果拥有绵长的寿命,生育率会低。
环境中的选择压力将物种推向一种或另一种生活史。
如果你托生了一个绝大多数成年个体面临被捕食者吃掉的物种,最好及时行乐——尽早、经常、愉快地投入到繁殖活动中,而无需操心长期需求,比如强大的DNA修复系统。(老鼠默默点赞)
如果你托生了一个婴儿和少年期死亡率较高的物种,那么重点通常是充分利用成年期,延迟成熟、延长寿命。(鳄鱼点赞)
对于拉博变色龙来说,雨季短暂,生如烟火。
作者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