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大热,自然带来了视频号培训的大热,当年抖音培训快手培训的镰刀们又挥舞了起来,似乎想要重复过去的故事。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觉得就不要踏入同一个坑了,如果你之前没有做过抖音和快手,或者抖音和快手做的不够成功,那么你做视频号可能会更不成功。所以这件事情不要盲目,需要时间。最近我看了一些大咖们的分享资料,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误区。其实这些问题在之前的短视频培训中已经有所显现,只是大部分人还是心存侥幸。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误区是,这些培训的出发点是有问题的。简单的说,目前的培训分为两类,一类是视频号说明书,就是教给你怎么用的工具类。另一类是大V是怎么成功的?带你分析大V的案例和设计。这两种培训有没有错?其实说的都对。但是有没有用?我觉得用处没有那么大。大概的意思就是,教给你姚明和刘翔是怎么训练的,而你则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姚明或者刘翔。看到这儿大家就该明白,你怎么练都不会成为下一个姚明或者刘翔,所以这些看上去正确的东西,对你反而是没有用的。你学的再辛苦,大概率也不会成功,而那些做的再专业的人,会像当年做抖音和快手一样,反而要靠培训才能赚钱。是不是挺讽刺的。所以大家在做视频号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未来的大V去做。大V之所以能够成为大V,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牢靠或者专业度更高,有很多原因都在这些在外。比如专业的定位和策划,大资金大流量的扶持,或者说天赋的极具才华。其次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视频号并不是一个新的抖音或者快手,它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如果你按照抖音或者快手的方法去做,那么肯定也不会获得特别大的成功。因为视频号来自公域的流量比例占比很低,据说也就是百分之十五左右,所以如果你想靠公域流量积累粉丝,真的不如去做抖音和快手来的更快,更方便体系也更成熟。视频号的本质还是一个社交载体工具,记住这三个词“社交”“载体”“工具”。社交,是说他的流量主要来自于社交,他的价值也主要构建在社交之上,而不是流量之上。在这一点上,它更偏向快手而不是抖音的逻辑。载体,是说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