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爱丽丝《绘本半边天》栏目第四期,我们邀请到了台湾著名的创作夫妻档:廖健宏和林秀穗。我非常喜欢他们的《进城》,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其中巧妙的设计所打动,古老的故事,经典的形象,再配以黑白的图画,意境和画面完美得相得益彰。在这之后我了解到他们还出过很多不同的作品,有色彩鲜艳明亮的《癞蛤蟆与变色龙》、无字书《小丑,兔子,魔术师》、彩色墨水的《稻草人》等。创作的二十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寻求自身的突破,从不给自己设置能力的天花板。甚至为了更好地创作图画书,他们人到中年却选择重新回到学校,去深入探究亲子关系和儿童的行为心理。在他们看来,绘本不仅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更是连接亲子的纽带,有了绘本,童年的时光将更加温暖。在时长两个半小时的电话采访中,他们说到了自己创作图画书的过程,其中的艰辛、快乐与收获,也谈到了与五味太郎特殊的缘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廖健宏和林秀穗的创作生活,去认识一对始终坚持为孩子创作的图画书作者,了解他们的坚守与初心。林秀穗和廖健宏是图画书创作的夫妻档,两人拥有多样共同兴趣,喜爱图画书、漫画、电影和散步。他们在文字与绘画创作上各自发展,也合作创作了许多获奖作品。已出版的有《稻草人》、《癞蛤蟆与变色龙》、《小丑兔子魔术师》、《进城》、《神探狗汪汪》、《果子红了》、《九色鹿》、《牛来了》、《大八哥与小巴哥》、《七日的青鸟》、《哈拉公爵的神秘邀约》、《猎梦》、《精灵与男孩-黑西装叔叔系列10本》、《飞天小魔女系列10本》《谜雾岛系列2本》、《粪金龟的成长日记》少儿小说等书。他们是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东方小美人台湾馆推荐的原创绘者之一,曾获得第七、八届陈国政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第十八、二十届信谊幼儿文学奖佳作奖与首奖,首届信谊图画书奖,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推荐创作奖、第三十八届金鼎奖等。01生活是灵感最好的源泉与所有的艺术形式相同,绘本的创作也需要灵感,故事的灵感,作画风格的灵感等。很多刚踏入创作道路的人都曾思索过,我该从哪里获取灵感,但其实纵观很多作家的生平会发现,一个好的作者,他的世界本身就不是平淡的,他的创作,只是在表达和记录这种不平淡。Lisa老师从开始创作绘本到现在,两位老师已经出版了三十多部作品了,你们创作的灵感都是从哪里来的?林秀穗:其实我们的灵感都不是特意去获得和抓取的,大部分都还是从生活里来的。因为我跟健宏非常喜欢观察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常常会撞击我们的思考,然后换个角度看生活,就会产生很多的灵感。廖健宏:比如《癞蛤蟆与变色龙》这本书,是逛动物园躲雨时,偶然看到了变色龙和树蛙的雕塑,灵光乍现,想到它们的捕猎方式很接近,又想如果它们两个遇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就自然而然地写成了故事。▲动物园前的雕塑《大八哥与小巴哥》的灵感也很有趣,因为我跟秀穗一个属狗一个属猪,我们常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狗都没有什么好的成语,明明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啊。这个话题其实在我们结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聊了,直到前年与编辑聊到这个话题,大家都觉得蛮有趣的,就把它做成了图画书。Lisa老师我发现你们很多的创作风格都会不同,是一直有在努力突破自己吗?林秀穗:是的,我们非常喜欢突破,每次在创作开始之前,都会想怎样才能用最适合这个故事又跟之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它。廖健宏:虽然我们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有时候也要保留一样的地方,这样大家才会认得这是你的作品。就图画书来讲,其实它是介于商业跟艺术之间,所以你需要去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艺术性太强,可能门槛会过高,孩子会看的非常辛苦,但是如果你过于商业,艺术性降得很低的时候,作品的品质就会降低。▲风格不同的作品其实有很多艺术家他想要跨到图画书这个领域的时候,通常编辑或者出版社都非常头痛,因为图画书是用一套图来讲一个故事,还要跟文字完美的配合,但是就艺术家来讲的话,其实每一张图就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故事,然后他可能会带着做艺术的习惯,在图画中去强调线条、构图、颜色和光影这些,可是这些东西摆到图画书里就不见得是标准的。林秀穗:用一幅图和一套图来讲故事是有很大差别的,当在做绘本的时候,为了凸显故事的情节和传达的思想,你一定会有起承转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要收,什么时候应该要放,什么时候可以松一口气,什么时候又该很紧张。但如果每一张图都绷得很紧,要强调到最强烈,那看了这套图后,你就会觉得喘不过气,会很累。所以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把空间留出来,没有把留白设置好,所以书给人的压迫感会非常强。Lisa老师感觉这其中的平衡还是很巧妙的。我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廖老师是个艺术家(笑)因为我看廖老师的朋友圈会经常发一些自己捏的雕塑,特别可爱,怎么想到做这些小雕塑的?廖健宏:因为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其实会要求你水彩、国画、雕塑、版画等都要涉猎一些,你可以不专门选择深入某一领域,但是你要知道它是怎么做的,雕塑就是其中的一门课程,我对这种立体的创作也是挺有兴趣的,有时候还会缝一些布娃娃(笑)。▲廖老师的手做我做手做的时候很放松,没有说一定要捏出来怎样的东西,可是捏着捏着当雕塑的形态、表情、动作都出来的时候,我会觉得我好像用这种方式,封存了当下潜意识里的情感,我看着它们觉得非常有趣,好像透过它能看到雕塑背后的故事,这样说来这也是无意识地获取灵感的一种方式吧。02思想互通的创作状态绘本界有很多夫妻档,他们有的会一起创作,有的也会因为理念的不同而拒绝合作,但像廖健宏和林秀穗这样真正能不分彼此,仿佛共用一双手的的夫妻其实不管是在哪个创作领域都不多见。他们琴瑟和鸣、思想互通的状态不仅让笔者羡慕,也令五味太郎印象深刻。Lisa老师其实从前面的谈话就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一直都在相互补充,相互提醒,那在创作过程中,你们也是这样吗?如果出现了争执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廖健宏:争执或者吵架的情况真的不多,因为我们的创作都是针对故事本身,到底好不好其实自己心里都清楚,争执是没有用的。不过我们的组合比较特别,因为是夫妻档(笑),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去聊。林秀穗:这个最痛苦的就是半夜健宏想到了灵感,就会把睡的很沉的我摇起来,真的是痛苦(笑)。我们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不是先有文或者先有图,而是会从灵感就开始聊,等到真正落实到文或者图的时候,其实已经经过很多轮讨论的撞击了,所以磨合的问题并没有这么大。廖健宏:在图画书的领域,其实一直以来不乏有很多图画作者与文字作者合作的情况,如果他们互相是不认识的,不是很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书的图文可能会互相争执,文字作者想将文字写到极致,图画作者想要将画画到极致,双方都在凸显各自的存在感,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我跟秀穗不太会这样,甚至我们的无字书会把秀穗的文字直接全部抽掉,真的很少会有文字作者愿意这么做。最好笑的是,《小丑,兔子,魔术师》获得了信谊图画书奖,因为没有文字,大家都开玩笑说秀穗是挂名的。(笑)▲《小丑,兔子,魔术师》草稿与成图对比Lisa老师虽然你们的合作状态是林老师在负责文字部分,廖老师在负责图画部分,但因为你们一直在相互讨论,感觉两位老师像共用一双手进行创作。林秀穗:是的,也有很多人都这么说过,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有一个老师其实也很了解我们,就是五味太郎老师。Lisa老师为什么这么说,是有什么故事吗?廖健宏:因为年的时候,我们得到了首届信谊图画书奖,去南京参加颁奖典礼的时候就见到了五味太郎老师。▲与五味太郎的合照年的时候,在台北书展上我们就又见了一次。那次很有趣也很巧,书展的时候台北下了很大的雨,因为室内是不能抽烟的,他就一个人偷偷跑到会场外去抽烟,我们刚好要进会场,正好遇见他,我们就走过去给他撑起了伞,聊了大概有一根烟的时间(笑)。现在想起来觉得那真的很巧。后来我们进到书展会场,因为当时参展的人数特别多,五味太郎老师面前排了很长的签名队伍。工作人员就说五味太郎老师只能签五味太郎这几个字,不能画图也不能签你的名字也不能签送给谁。然后签到我们的时候,因为认出了我们,就特意给我们画了一个图。▲五味太郎的签画林秀穗:这个图画的是我跟健宏的脸,两个圈圈,但是这两个脸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脸的中间部分是重叠在一起的,就好像两个人的脑部是重叠的,思想是共通的。Lisa老师这太棒了,一下子就抓住了你们夫妻二人的感觉,我觉得绘本作家的感觉真的是很敏锐的。也感觉两位老师很喜欢五味太郎,他是你们的创作偶像吗?廖健宏:是的,我最喜欢的图画书就是五味太郎老师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每次看到都会为其中巧妙的构思感到惊叹,最重要的是他的书都充满了童趣,并且没有年代感。五味太郎的书都非常好玩,在当下会很受欢迎,但是隔了10年、20年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读者看到后还依然会觉得很好玩,这个就很难。五味太郎曾经形容过自己的作品是,新的看起来像旧的,旧的看起来像新的,这样的通透和高度是很难达到的,这也是我们创作的一个目标,我们也希望自己创作的故事每个年代的孩子都会喜欢。03绘本不是亲子关系的解药夫妻二人经常会带着自己的书走进学校,在一场场的活动和分享中,他们看到了很多隐藏在倾述背后的问题,也看到了一些家长对绘本的误解,有些家长会时常在孩子面前爆发激烈的争吵,有些又寄希望于用绘本治愈孩子内心的伤,但亲子关系的裂痕、父母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并不是一本绘本就可以粘合修复的。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发挥绘本在亲子关系之间的作用,他们选择重新回到学校。Lisa老师二位老师人到中年又回到学校去学习,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呢?也跟自己的创作相关吗?林秀穗:当然也跟创作有关的,我们读的是儿童与家庭系硕士班,就是为了能更了解儿童,了解家庭关系。因为我们经常会走进校园,通过学校举办的亲子活动,我们慢慢了解到其实亲子之间是会有一些问题的,我们很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们,所以就选择回到学校念书。Lisa老师你们在活动中看到了哪些亲子关系之间的问题?廖健宏:我们有一套书叫《黑西装叔叔》,每一本故事的主题就是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比如谎言、死亡、亲情、财富、爱情等等。我们会带着书走进学校跟学生和老师一起分享,听孩子们聊聊他们的成长故事,这其中就遇到一个男孩,他问老师你有没有一个人孤单寂寞的时候?孤单寂寞应该不是一时片刻会产生出来的感受,孩子会提这样的问题,背后就透露出了某种亲子问题。我们就会让他的老师多关心他一下,因为他如果能提出这个疑问,肯定遇到了一些他当下过不去的一个点。▲孩子倾述问题我们会创作这套书,也是因为经常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比如孩子可能因为课业压力大,就选择跳楼自杀,也许当下他觉得遇到了跨不过去的困难,但其实等他长大了再回过头来看,会觉得这真的是人生道路上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很多时候孩子这种决然的选择并不是没有迹象,有的时候只是被大人忽略了。林秀穗:孩子其实是很敏锐的。这套书里有一本是《王子不爱睡美人》,讲的是爱情观,我们会跟孩子一起探讨一些情感类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喜欢?什么是好感?什么又是爱?那爱有没有味道?有一次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知道爱情是什么味道,他说爸爸妈妈的爱情是苦的。他的老师都很惊讶,说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