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土电话
幼儿姓名:万千屿
幼儿年龄:4岁11个月
幼儿班级:海螺一班
创作地点:教室科学区
创作时间:年12月10日
吃过早餐的你走到科学区,好奇地端起白托盘,问我里面的材料是干什么用的,当我示意你看操作步骤的时候,你一句"哦,我知道了"便开始了接下来的操作。
你用双手将棉签掰断,很轻松就在纸杯底部戳了个洞。
接下来系绳子时你遇到了难题,没有了刚开始拿到材料时的恍然大悟,而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向我寻求帮助,待我演示了方法之后,你一直在努力尝试将绳子系在棉签上。
你左手拿棉签,右手将绳子的一端绕在棉签上,想将绳头穿过洞,可是尝试了三次都没成功。你改变策略,换成右手拿棉签,左手绕绳子,这次很成功,绳头穿过了洞。你将棉签换到左手上,右手捏绳头,每当你要捏住绳头的时候,绳子总是往下跑,你又用大拇指和食指将绳子往上推,六次下来都没有成功,但你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在坚持,两分钟半过去了,你终于将绳子系好啦!可由于没拉紧,棉签从绳圈里跑了出来,你想将绳结解开,可越拉越紧。这个时候你再次向我寻求帮助,想让我帮你把绳子系好,可我拒绝了,而是鼓励你再试试,肯定会成功。就这样,你再次拿起棉签和绳子,像刚开始一样在棉签上绕圈,这次很顺利,很快就系好了,虽然棉签也有跑出来过,但你却成功地将棉签穿进了洞里,拉紧绳子后就穿进杯底的洞里,四分多钟过去了,土电话的一端就这样被你做好了。
紧接着你又做电话的另外一端,即使鼻涕都要滴落下来了也没有影响到你,你的执着与投入总是让我感动!
做好后你用电话告诉了我个秘密:"陈老师,我告诉你个秘密哦,变色龙是会根据环境变色的哦,它可是个捉迷藏的高手呢!"
你的大朋友:陈老师
老师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千屿系绳子一次次失败的时候我在想,我要不要帮他把绳子系上,帮他系好绳子之后他就能快点做下一步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耐心地等待千屿成功系好绳子,我如释重放。
千屿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不放弃,终于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我看到了他学习的主动性和专注的学习品质。
全部做完后他又能开心的告诉我"老师我完成了"。我也在想:千屿获得的快乐不是简单的快乐,是通过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如果我当时忍不住选择帮助他,他只能感受到简单的快乐,还可能养成遇到问题自己不动脑筋、不动手,依赖成人帮助的习惯。我们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充分利用条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这也是我忍住不帮忙而是选择让千屿自己反复尝试操作的原因。
千屿平时喜欢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以说小秘密的方式趴在耳边告诉老师,这次他选择了用自己制作的《土电话》将变色龙的秘密以打电话的方式告诉了我,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相信也让他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