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真的是个女英雄吗

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年4月19日应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之邀赴南京参加一个语文教学研讨会议,22日前往江苏某 中学参观学习,在该中学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变色龙》,一节是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诗》。在《木兰诗》这节课上,老师把木兰的人物形象分析为“女英雄”,学生大都在“女英雄”这个形象的笼罩下理解木兰这个人物,许多老师也觉得木兰是个“女英雄”已是传统定论,无须多疑,但我认真地读了几遍课文后,感觉这种传统定论应该颠覆,《木兰诗》中描写的花木兰 不是一个“女英雄”,如果将木兰定格为一个“女英雄”,那就是将本来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概念化、简单化、平面化。

认真审视文本,木兰是一个“女英雄”的佐证不多。写木兰征战生活的只有第三段: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一段中真正直接描写战斗惨烈的只有 一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写的是征途生活;第二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的是战场所见。

写到木兰战功的更是微乎其微,只有第四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册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

战争惨烈一笔带过,卓著战功轻描淡写,其着意之点根本不在木兰英雄形象的塑造上,这种略写手法,绝非偶然,应该是作者的独具匠心,我们许多老师囿于传统观念,对文本不加认真解读,就人云亦云地说木兰是个“女英雄”,是大错特错!

无独有偶,与略写战争与战功相对应的有几段详写,这几段详写所包含的深意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详写的 部分是 自然段: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整段基本都是木兰的答语。这一段不就是写木兰听说征兵感到愁苦吗?为何喋喋不休?这种温婉的倾吐中到底表现了木兰什么样的情怀?细心的人不难看出,在“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种充满忧虑的语言里,我们读到了一个温情、善良、孝顺的女儿形象,在“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种斩钉截铁的话语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义无反顾替父从军的豪气形象,木兰可谓有情有义的女子。

详写的第二部分是木兰做战备和离别家乡赶赴战场的段落。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战备一下子就可以买齐,为何东奔西走?这种写法到底有何用意?这在修辞格上叫“互文”,但是这种细致叙述也必有深意。认真战备,精心准备,这忙忙活活的背后隐藏着女儿替父从军的赤子之心,真挚情怀,隐藏着抵御外侮,不辱使命的崇高责任感,真可谓有情有义。

离别爹娘,人在征途,为何絮絮叨叨,并且还是一样的句式在不停地反复?试想,辞别家乡,身后是爹娘,前面是疆场;身后是故园的风光,前面是生死渺茫;故园之恋,骨肉情长;难以割舍,寸断肝肠。一步三回头,十里一徘徊。表面上是句式的反复,在内里却是在写离别故乡、奔赴战场时那份难分难舍,纠葛缠绕,恋栈不去。可以说,侠骨柔情,尽展纸上。有情难以割舍,有义必须担当,这就是花木兰!

详写的第三部分是木兰回到故乡的那一段: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一段写尽了战后归故乡的情怀。写到了全家人的动作行为,让人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宝贵,可以说,充溢了浓浓的天伦之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个“互文”修辞手法的运用,尽显木兰阔别故乡十年(虚指)后回到家园后的复杂心思:这个浓缩了她童年、幼年、青年时期多少回忆和留恋的地方啊,是那么的稔熟又是那么的陌生,东瞧瞧,西看看,总能寻到儿时的模样。里里外外看个遍,仔细品味,慢慢回想,一个真情、朴实、充满童真、热爱生活的女儿形象跃然纸上。洗去征尘,忘却劳顿;褪去武装,换上红妆;精心打扮,回归女儿模样。一个自然、爱美、柔情、美丽的普通女子形象活脱脱立在眼前。读到这里我们不由惊叹:木兰是个真情女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意欲给我们展示的 不是一个“女英雄”,而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普通女子形象。

这也许就是文本中花木兰的真实面目。

本文摘自新华出版社出版图书《教出语文的个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mj/11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