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收起羡慕别人的目光
图片
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形式抄袭转载!
有些人的自信随和会写在脸上,有些人的冷傲自卑也会全然融入进孤单的背影里,像是那条叫Alice发出不同频率赫兹的鲸鱼,没有人听得见它的任何声音,像个哑巴一样独自忧伤。小时候孩子在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形成对于这个他将生存一辈子的世界的认知,原生家庭成员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养成起决定性作用。
父母将孩子带到对他们来说陌生的世界上,教会他们吃饭,走路,这只是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规范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教会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有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礼貌性知识,可有些父母似乎忽略了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因为孩子们在孩童时期最容易模仿身边最亲近的人,当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打架的时候,他们会害怕,会想要逃离,会想像自己要是不出生在这个家庭好了,他们会想以后一定不要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并且,在幼小的心灵里,他们会将这个小小的点在心里不断升级,种子从此萌芽,难以根除,所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存在,你体验过吗?
我记得小时候自己经常逃学,反正就是人家是青春期叛逆,我就是提前了整个童年,一年级就开始不安分,至于理由,确切地说是害怕老师打我,因为那时简直就不是人性化的教育,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一直哭着写还是写不完,然后我爸就会打我,我也是那种比较倔强型的,他打的时候我并不闪躲,反而脸就往过凑,任由他打,我直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他把我胳膊打脱臼了,每次都是以我从不服软他无奈的形式结束,他每次送我去学校我就会从后面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就算硬掰开,我也会偷偷地跟随他一路小走回家,藏在家门口用砖头堆成的露天小方形里。
爸妈会经常吵架,打架,三天两头的那种,估计是那个时代的原因,奶奶也撺掇着他们没有好日子过,而爸妈这种一方强一方软弱的战争显然是不平等的,我经常会梦到跟我妈蹲在门口望着星星哭泣,那个时候起,我就想一定要快快长大,保护妈妈,周杰伦在《爸,我回来了》里面的歌词唱到说,通常战争之后会换来和平,可为什么会看到爸爸一直在打妈妈。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样,但那时候我坚定地认为,我的爸爸是很坏的爸爸,我对我爸从此惧怕成什么样子呢。
老师留我背课文一直到深夜,那个时候村子里面不存在什么路灯的,漆黑漆黑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暗,就连星星也不能平衡的黑暗,爸爸晚上下班回来骑着车经过我身旁的时候,我看清楚了他的模样,那声爸好几次哽在咽喉,最终都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那个时候黑夜里的空气没有震动吗,不然怎么会那么困难地叫出咿呀学语时就能喊出来的字。
在我上大学有一次回家的时候,我爸说,他知道我不爱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再也没牵过他的手,可我总会哭,看着他慢慢变老,两鬓白发不断地冒,就算染成黑色过不了多久就会重新变白。
我宿舍有个同学经常会说起她父母,那种不经意流露的自信与温暖,是我永远也学不到的神态,我姐结婚了,他找了个跟我爸完全相反性格的人,不抽烟,脾气好,很温柔,但是她说她过不下去了,她说这是自己的初恋,说当初就是看中了他跟我爸完全相反的性格,可以带给她从小缺乏的安全感之类的寄托,却忽视了另一方面自己无法忍受的缺点,我不禁沉思,一个人从家庭中缺乏的便会从外界获取,一旦认同,便确信找到了对的人,殊不知只是残缺的安全感在召唤。
作家麦加小时候因家庭成分不好,被老师同学歧视,交不到朋友,就只能通过写日记的形式与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交流,他把自己的孤独融入到了文字。麦加一直抗拒回到家乡,因为那里存在着自己不愿触碰,不愿提及的童年生活,所以,童年阴影到底是人最敏感的经历体验。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的出生地,大家都知道,环境有多么地重要,就像春天会开花,却不会下雪,变色龙会根据身边环境的颜色变幻出于自己处境有利的形态,人都会根据周围的状况去选择躲避或是展现自己,在温馨环境长大的孩子自然会带着坚固的自信与爽朗的笑容去面对这个温暖的世界,而在负能量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那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是很难被去除的。所以,请为每个孩子营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萌芽时期才预示着无限潜力。
喜欢小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