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拿三国演义来描述当下的国际政治,美国的拜登像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韩国的尹锡悦像袁术,为了自个的权力,什么脸都没不要,甚至想“僭越称帝”;法国的马克龙则像吕布,见风使舵,到处认义父。
前脚还在跟我们称兄道弟,后脚就在挑拨中俄关系,说什么俄罗斯地缘政治完全失败、沦为中国附庸,这意思是把俄乌战争的锅甩到咱们头上了?
前脚还在促俄乌和谈,喊什么和平口号,后脚就跟泽连斯基会面,还给了乌克兰了大批军火。
前脚还说北约已经脑死亡、北约存在不利于区域和平,后脚呢,就把北约拉拢瑞典、芬兰入伙的事儿,说成是俄罗斯的直接威胁,迫使瑞典、芬兰与北约站在一起。
从前,法国以爱投降闻名,现在,还得加一条:爱横跳。
毫无疑问,马克龙之所以左右横跳、脚踏两条船,打的主意是趁乱搅局、火中取栗,搅弄中俄,以兑现更大的地缘利益。
这位娶自己老师的狂生总统,不该叫马克龙,该叫变色龙!还是一条地缘政治的变色龙!
一、真金白银,才是最根本的地缘武器!人们总是会被马克龙的忘年恋迷惑,武断地把马克龙看成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事实上,马克龙压根儿不是什么浪漫主义者,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乃至于他所塑造的浪漫形象本身,就是迎合法国选民的人设打造。
我在之前的内容中也说过:马克龙的精神底色是实用主义的学者型官员。
在人前,马克龙雄辩滔滔、旁征博引,有着古希腊哲人的气质;
但在人后,强悍的舆论操纵、隐秘的权术算计才是马克龙的底色。
马克龙横跳,可不是第一次了!
尽管师从法国哲学大师保罗·利科、推崇新自由主义,但马克龙骨子里,看重现实利益、不看重意识形态。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其实欧洲哲学即带着鲜明的现实观照和浓烈的实用色彩。欧洲哲学家所创造的信条啊、概念啊,都不是脱离现实的理论楼阁,而是实打实基于现实统治的设计,什么自由啊、民主啊、法制啊,其实都是统治工具。
再者说,在后冷战时代、主拼经济的地缘环境里,意识形态的区隔已被磨平,哪里还有意识形态的楚河汉界?真金白银,才是当下最根本的地缘武器。
马克龙明白这一点,也因此,他的立场发言,都跟立场无关,而只关乎利益;他的政治背书,也和意识形态无关,而全然是法国利益驱动。
二、今儿向东、明儿向西,变色龙要往哪里去?当然马克龙是一条变色龙,今儿向东、明儿向西,然而,地缘政治是不能用道德评判的。
站在马克龙的角色上,横跳并非不智,相反还挺聪明的。
咱们放到具体的政治博弈中,作为欧洲的一份子,法国夹在中美之间,它面对着大国博弈的大势,但又盘算着小国利益的小势。
马克龙该怎么做?调用中美的大势,推助法国的小势,以西打东、以东博西,两边的好处通吃不说,还借大国的大势敲打法国内部的权力对手,那马克龙何乐而不为呢?
在当总统之前,马克龙是个银行家,打算盘,他再擅长不过了!
只不过,以前他打的是钱的算盘,现在打的是政治的算盘。
可是,换一个角度看,短期的收益,难道真的没有代价吗?
变色龙在攫取一时便宜的时候,总要献祭些什么。
对于马克龙来说,他左右横跳,献祭的恰恰是自己的权力。
三、外头搞投机,里头一定耗权威尹锡悦是个例子,马克龙也是个例子。
看看现在的法国吧——
高福利拖累国民经济、族裔隔阂撕裂社会结构、通货膨胀困扰居民生活、地缘话语权日益衰弱。
马克龙刚上台时如此,马克龙横跳了6年,法国不还是老样子。为什么?因为地缘政治的横跳,不仅无助于法国破局,相反,还会让法国越陷越深。
政治投机得的收益,可以短暂平息内部的怨气,但实际上是饮鸩止渴——无法弥合社会的分歧、阶层的矛盾不说,连马克龙自己也在朝秦慕楚中,丢掉权威,甚至一度被“黄马甲”正面硬怼。
说白了,马克龙只知道攘外,却不知道安内,只知道用投机兑现短期收益,却不知道用权力打破内部困局。投机行为本身就在消耗个人权威,你朝秦暮楚,不知所向,民众又咋知道往哪儿走?
再者说,地缘政治场上的玩家,哪个不是人精?马克龙脚踩两条船的戏码,他的同行们又怎么看不出?
大国不把法国的船踩翻,并非不想或不能,只是法国能量有限,没必要,只是马克龙还有点价值,还有用。什么用?我们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