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之变色龙法则框架。
在世界上 不变的就是变。
既要防黑天鹅,又要防灰犀牛,更要防变色龙。
风险管理的三部曲:黑天鹅;灰犀牛;变色龙。
唯物辩证法认为: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是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其根本特质是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量变和质变组成的。处在量变阶段,事物保持着原有的性质。处在质变阶段,新事物打破旧事物,原有的性质发生变化,变成其它性质的事物。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由于人的存在,人的目标的设定,不确定性对目标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就形成了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实现目标,这是人们希望的结果。另一种结果是没有实现目标,这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没有实现目标的结果,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多个不确定性,概括起来就是风险失控。因此,人类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更多的是研究风险,控制风险,避免错误,化解危机。
分析国内外研究风险管理的理论,林林总总,精彩纷呈,其中, 有代表性的是黑天鹅之说和灰犀牛之说。这两种学说深入人心,广泛传播。尤其是近几年,世界经济低迷,运行下滑严重,国内大企业面临各种困难,中小企业倒闭潮不断出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声音不断出现,致使的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到处撞。走到哪里,参加什么样会议和论坛,都能听到黑天鹅和灰犀牛之声,可谓不绝于耳。
风险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更是一个哲学命题。分析起来,风险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深远。用两种动物比喻风险,尽管直观形象,好听易懂,但怎么样论证,都有其比喻的片面性,内涵的肤浅性,很难深入、全面、系统的揭示风险的基本特征。充其量只是论述了风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质或某几个方面的特质。就是这样,能引起世界的共鸣和认可,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和贡献。
任何研究和理论上的创新,都是承前启后,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的。任何否认前人和割断历史的做法,都是愚蠢的行为,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因此,本人在深入研究风险的哲学要义和本质特征后,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风险是人自身的问题。没有人的主观意志,没有人的目标设定,就不会有不确定性。就是有不确定性,也失去了影响的对象。没有影响对象的不确定性就不存在风险。如果这个论断成立,防控风险就是防控人类自身的问题。德国风险管理专家贝克也说,人是坐在文明的火山上,是人类自己制造了风险,然后再去防控风险。有人会说,各种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风暴等,不是人类自身制造的,但对人类的危害极大。说的没错,但是如果没有人类,没有人类生存的需求,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会变成自然景观。另外,如果人们预防得当及时,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会及时化解,并不是坐以待毙这一种结果。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风险的主体是人类自身,防控风险就是防控人类自身的问题。把大的方向定在这个位置,下一步我们就有可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集中力量抓住防控风险的目标方向。
论述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会非常清楚,黑天鹅也好,灰犀牛也好,说的都是人的一种错误。有这种错误就导致无法实现目标。美国风险管理专家塔勒布所著《黑天鹅》一书,系统论述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十七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是随着 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改变着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和已有的认知,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黑天鹅比喻小概率但影响巨大的事件。它的主要特点是,意外性和重大影响性。
对塔勒布的观点,我无论如何不敢苟同。世界上没有不可知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可知和不可知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入和细化的过程,永远都有不可知的事情,但任何事情无一例外都是可知的。不存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原因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只要结果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预测和预知的。不可否认,人类认知有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会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认知的深入而逐步克服。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在偶然中有必然,在必然中有偶然。所有偶然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普遍联系之中,都有其共性。没有 的偶然性。从偶然性认识必然性,在必然性的基础上,再深入认识偶然性。偶然事件可能会突然出现,那只能说明人们没有重视它,忽略了它的存在和发展,并不能说明它不可认知不可预测。综上所述,塔勒布论述黑天鹅事件,说到底只是论述人类因为认知局限、经验主义所造成的认识论上的错误与不足。有这种错误和不足,导致风险出现而不能防控, 演化成危机。这种认识论上的错误所导致的风险,我们应该很好的防控,但问题是风险不光出现在认识论的范围之内。如果只认为在这个范围之内,这样来认识风险,就有以偏概全的错误。另外,它也割裂了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同样也是错误的。
还是美国的风险管理专家叫米歇尔,其著作《灰犀牛》,主要论述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却更有危险性。可以说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是却被忽视。它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它是处在量变阶段的风险,一但突破度的限制,就会爆发危机。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没有重视灰犀牛事件的原因是,漠视问题存在,心存侥幸,拖延处理问题的时间,等到问题越来越近,无法解决,只能任其发展,听天由命。
如果说黑天鹅事件,更多的是讲认识论的局限性,那么灰犀牛更多的是讲行动责任和不作为的问题。这两种理论都从各自侧面讲了风险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人们对其的态度,但却无论如何不能代表风险的全面性。其实,风险是一个博大内涵和丰富外延的范畴,只从黑天鹅和灰犀牛这两个方面难以说清楚风险的本质特性。
今天我在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基础上,提出变色龙理论,目的是在探索和创新的实践中,一起推动风险管理理论往前发展。
大家知道,自然界中的变色龙能根据自身需要和环境特点,随时变幻身体颜色,伪装自身,待时机成熟,迅速出击,致敌死命。如果用变色龙来比喻风险,它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善于伪装。二是快速致命。善于伪装是风险处在量变阶段。快速致命是风险突破底线变成危机。三是风险主体是人类自身。四是人类的所有错误、不足、短板、缺失、局限、弱项等,也包括道德和性格方面的问题,如贪心、膨胀、虚伪、欺诈、大意、麻痹、粗心等等,都是风险源,都能导致风险的存在与发展,都能致使人类自身处于万劫不复之中。所以,研究人类自身不足,把握人类自身目标,掌控人类自身的不确定性,才是研究风险的主攻方向。人都是自己打败自己的。人类的风险只有从自身防控抓起,才真正抓住了风险管理的命门,才真正找到了解决风险的钥匙。总之,人类的一切问题就像变色龙一样,掩盖了风险的存在与发展,致使风险一步一步扩大并逼近我们,等到时机成熟,突然爆发危机。因此,我们要研究风险的变色性和伪装性,研究风险管理的褪色术和防伪剂,以此为起点,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