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作者:褚汉辰;沈念。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一辑初识哥哥,一缕不羁的风
温拿乐队解散之后,谭咏麟发行了个人首张粤语专辑《反斗星》,借助之前乐队的高人气,加上本张专辑一如既往保持较高的演唱水准,唱片一经上市,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陈百强发行的专辑叫做《FirstLove》,五首英文、五首粤语唱毕,一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乍现世人眼前,更令他一举夺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而待到张国荣拿到这个奖,已经是5年后的事了。
乐坛从不静默,几位天王的剧烈争斗也才刚刚开场。张国荣的热火青春,就在与几位同道中人的激烈争斗中,拉开序幕。
相比谭咏麟和陈百强,张国荣这时所出的粤语唱片,质量无法相较一二,销量亦是相去千里。甚至对比上一张的《DayDreamin》,明显能看出此张专辑是力求靠近市场主流,努力迎合大众的口味与需求。
但这种近似“讨好”式的极端做法,并没有迎来听众的一致认同。唱片的销量依旧不见起色,这是张国荣和宝丽金公司没能想到的。
专辑的《油脂热潮》,意在突出描述时下香港年轻人的流行热潮,说的是七十年代末受众很广的《油脂》,以及那时候的年轻人出门爱擦的油脂化妆品。
油脂女
油脂仔
时势所趋轮到我执位
(粤语,意为:油脂打扮的女生,男生,都在追赶着流行,现在轮到我来主宰)
如此自信满满的歌词,唱出的也许是张国荣和宝丽金唱片公司的一片心声。但此时的张国荣并不知道,距离他真正实现“轮到我执位”的日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油脂热潮》确实旋律欢快,很有香港那个年代的味道,就像许冠杰、泰迪罗宾、罗文等粤语歌风行后的初代香港歌手,也是顺应了大众的潮流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但为何张国荣的《油脂热潮》——不仅顺应了当下年轻人的流行特点,也结合了当年香港电影西片票房冠军《油脂》进行造势,却依旧没能成功获得市场的垂青?其中原因不得而知。这世上的许多事,本身就不存在“一定”的说法,人们只能“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尽管这首歌在张国荣的乐坛生涯中,可能连前百都排不上,但不能因此否认,那个时期他所付出的努力和认真。
专辑中的第二首歌《三岁仔》,讲述的是一个天下皆知的为人做事的道理:其中有父母对孩子苦口婆心、不遗余力的教育说辞,亦有子女渴望摆脱父母管束,重获人生自由的真实心声。在这首歌中,张国荣一人分饰两角,第一段中,他以父母的口吻教育小孩子要孝顺恭敬,认真做人;第二段则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反抗父母的过分管束,充分表达出自己渴望独立成长的强烈愿望。
从形式上,歌曲立意确实十分清晰有力。但或许说教的色彩过于凝重,或许歌曲本身的旋律太过平淡、甚至流于俗气,导致这首歌听起来并不像它的立意那样,具有强烈和穿透般的说服力。加之亲子对话的形式固然有新意,但对于“三岁仔”这个年龄的主题,听众们毕竟还是少了些共鸣。况且单听这首歌的旋律和演绎,人们很难了解其中饱含的深刻用意。我想,这些或许是这首歌没能走红的众多原因吧。
第三首《浣花洗剑录》,第四首《沈胜衣》以及与专辑同名的歌曲《情人箭》,此三首有个共同之处:皆为当年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曲。单看这三首歌曲,江湖味儿十足,而张国荣此时的声线也属男中音,演绎起倒颇有几分英雄肝胆相照的雄伟味道。
其中,《浣花洗剑录》正是张国荣出道以来所拍摄的第一部古装剧,在片中他担任男一号,本身又是歌手,自然承包了这首同名主题曲的录制和演唱。丽的电台曾有一段时间只着重在电视方面发展,张国荣作为一名歌星,不知还能做什么,有几个月,他只拿工资,却没有任何成绩问世。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监制找到他,提议不如拍电视剧,而接拍这部《浣花洗剑录》时,他正被肝炎折磨,但为了保证拍摄进度,他一度坚持带病苦撑。
现在,将CD缓缓放入播放机,随着时间缓缓流逝,且看音符循序渐进,待第一声前奏响起,“咦,”也许你脑海中会立即闪现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这首歌听起来像是《小李飞刀》的另个版本?”没错,这首歌依然由卢国沾作词,词风、曲风都在有意模仿罗文当年那首经典的《小李飞刀》。但是,张国荣毕竟不是罗文,“罗大仙”仿佛为武侠电视剧而生的独特唱腔,加上他在粤语歌甫一风靡便占领市场的歌坛大哥地位,让《浣花洗剑录》难以与《小李飞刀》看齐。
《情人箭》的同名电视剧不是由张国荣主演,这首歌唱起来也较为平庸,可谓是一张平庸专辑中的平庸之作。《情人箭》也绝非大家理想中的样子,恰恰相反,这首歌意在表达一个在江湖获得一定名气和地位的少年,虽武功盖世却情关坎坷,颇有些情场失意、醉酒当歌的况味。
是因为这三首歌,张国荣才被报道其在唱法上刻意模仿当时盛名在外的乐坛唱将罗文。
彼时,没有任何经验,他孤身一人,勇闯乐坛,想要早日收获荣耀因而学习和借鉴歌坛前辈又有何不妥?在拥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之前,试问谁又不曾模仿他人?只是想到日后那个自信满满对歌迷打保证发誓要做一个最正的张国荣时,仍不免为此时的他感到一丝心疼。
如他那样一个骄傲甚至有些自恋的人,也会为了获得认可如此模仿、效仿别人吗?然而这一切都是不争的事实。
这条默默向上游的路并不好走,期间所做的摸索,所遭受的质问和打击,岂止是十年奋斗所能一笔勾销?
《变色龙》的词曲作者分别是黎小田和卢国沾,尽管这对实至名归的黄金搭档亲自出马,但这首作品依旧未能帮助张国荣成功上位。春天看似遥遥无期,而眼下坎坷的遭遇也为这首描述人生感悟的歌曲,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也许这是上天的执意考验。幸运的是,黎小田和张国荣的合作并未就此停止。自两人于“亚洲歌唱大赛”初次相见到这首《变色龙》,再到之后的华星唱片时期,黎小田一直都是张国荣年宣布退出乐坛之前最为重要的音乐合作伙伴。
《大亨》是一首翻唱徐小凤的作品,在张国荣这种略显单薄的声线的演绎下,这首歌的格局似乎没有被很好地撑起来,也没有成功升华或是营造出另一种况世人生。
虽然词曲水准不俗,但并不摄人的男声、并不惊艳的唱腔以及并不广泛的歌迷基础,又有多少人愿意购买张国荣的唱片呢?
《情人箭》之后,“你的合约已经满了,你已经帮我们录了两张唱片,一张中文、一张英文,反应方面也不是太理想,我觉得你可以随便选择你的唱片公司,我们也不需要或者没有那个意思要跟你继续合作了。”宝丽多的要员冯添枝对张国荣说完这段话后,张国荣深知,自己发行的两张失败的专辑,可能要为自己的音乐之路画上句点了。其后四年,张国荣没有再出一张唱片。
唱片的销量不济,似是给人们展现了一个最失意的张国荣——从这之后,他再无这样的低潮,无论人气抑或唱片销量。
回顾一代巨星的平庸过往,我们无需为此叹息。人说“爱屋及乌”,我们确不该因为张国荣此时的低潮,而将这部分有些悲凉的人生经历从他的整个乐坛生涯抽离。相反,正是这个阶段的低潮时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丰富、真实的张国荣,想到了他日后是怎样积蓄能量,一步步默默争上游,终成一代巨星,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位歌手,他从籍籍无名到扬名国际所付出的艰辛。《情人箭》也在提醒我们:我们的偶像张国荣,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迹可循的张国荣。
鲤鱼跳龙门是有后劲的,跌落的池渊越深,腾空的力量越大,整个香港乐坛不知道,此时的张国荣,已经蓄势待发,开始形成那个低沉但却在日后风靡海内外的浑厚嗓音。
逆风,也要飞翔
有空气,就有风,风会继续吹。
——林夕
当年报名参加丽的电视台举办的亚洲业余歌手大赛,是张国荣与黎小田的第一次会面。黎小田,这个日后被张国荣于年商台自传中形容为“夫复何求”的好朋友,当时担任那场比赛的发起者和评委,同时也是丽的电视台的音乐总监,初次见面,他对张国荣的评价竟是“当时报名参赛的人很多,看到他没什么感觉吧,瘦瘦黑黑的。”但他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用他的执着与坚持,最终使他变得“有感觉”。
在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而后张国荣顺利签约丽的,“我们当时在做《家燕与小田》,他是和音,他是个新人,我就想给他个机会,就弄了一首电视主题曲给他唱,就是《追族》。”但黎小田当时对张国荣并不十分满意,“那个时候他唱歌,声音太细,有点鸡仔声的味道,我一直跟他说你唱歌要随意一点,不要装,不要做作。”
并不看好的势头似乎预示某种糟糕的结局,果然,《追族》面市反响平平,张国荣与谭国基(KK,当时罗文和陈百强的签约经纪人)开始了一段不和谐的合作:KK手下有三位歌手,其中陈百强擅长作曲,有了这一层优势,张国荣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未能深得公司看重,为了生计,张国荣常常到一些小的酒吧驻唱,这些事情黎小田是清楚的,他常去看他,鼓励他,“你现在唱现场比以前好多了,要唱足三年,起码三年。”
后来,黎小田担任华星唱片的音乐总监,张国荣也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这家公司。张国荣说,“我跟我当时的经理人正闹不快,所以他(《鼓手》的导演杨权)就介绍了华星公司的陈淑芬给我认识。跟她谈的时候,她问我需要多少报酬?我说报酬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的问题,我需要的是争一口气。”
就这样,年,张国荣顺利加盟华星唱片公司。这一次,张国荣卷土重来,全新的演艺事业以参演一系列的电影拉开序幕,并非是发行唱片。
这期间,他参与拍摄《杨过与小龙女》《喝采》《失业生》《柠檬可乐》《烈火青春》等多部电影,其中《失业生》《喝采》均扮演风流英俊、放荡不羁的少年公子,由于对人物造型出色的演绎,导致很多观众认为张国荣本质上就是一位年少轻狂的公子哥。这显然是毫无根据——难道因为一个人生就富贵气质,就能断定此人是一位品行不正的风流大少吗?
出色、精湛的演技将片中人物诠释得如此完美,不仅没有获得一致好评,反而引来诸多误解,真替张国荣叫冤。
《喝彩》的女主角翁静晶曾回忆说:“新晋艺人大多忌讳反派角色,原因是这类角色容易被定型,一旦深烙观众脑海,将来再要扮演忠良,就难以取得共鸣和信服,正是‘一入奸门深似海’。若道行和运气都不够,定了型又未能一炮走红,往后的星途荆天棘地。”想当初,扮演反派也不是张国荣自愿,而是公司经纪人一心想要捧红陈百强,张国荣别无选择,只有听命配合。
电影《喝采》《失业生》使张国荣、陈百强、钟保罗成为人们眼中潇洒又有型的“白衣三侠”,拍摄此两部电影之前,陈百强早已在乐坛大放异彩,此时两部影片又助他在影坛小有突破,简直堪称歌影双栖,一时风光无限。
而此时的张国荣,星途黯淡,从年到年,他几乎经历了事业上的所有低潮。二十五六岁的他仍然是二三线艺员,被自己的唱片公司解约、戏路被反叛形象所限……大众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