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小学举办武夷山市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习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作即育人”,习作在语文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进一步探索统编教材中习作单元的编写意图与教学实施要点,积极研究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有效模式,帮助引导教师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提高习作教学水平,武夷山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分会习作单元教学评选活动(余庆片区)于12月7日在我校举行。片区内各个学校的精英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视听盛宴、共赏语文之美、共悟语文之意。

武夷山市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评选活动安排表(余庆片区)

缤纷课堂展风采

节课由吴屯小学方文英老师带领我们走进《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方对教材的研读透彻,领会了编者的意图,课堂上,教师以生为本,紧扣“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巧妙地化解为环环相扣的环节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找典型事例,抓事物特点。针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各种形式的品读,品味语言描写的特色,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教学步骤清晰,层层推进。

新丰小学李丽萍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中,李老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把翠鸟捕鱼过程写得生动具体的,抓住连续的动词。引导学生感受细致观察的好处,为了体现学以致用,她插入变色龙捕食的微视频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再让学生趁热打铁说一说“变色龙捕食”的动作, 进行读写结合。

冬日暖阳,正是爬山的好天气。武夷中小的叶凯媛老师执教《爬天都峰》一课。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捕捉了课堂中学生的精彩发言,由此追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了作者爬天都峰前的胆怯心理。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爷爷艰难攀登、爬山后“我们”的喜悦心情的有关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从而使学生明确把一件事情写清楚要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角度着笔。又联系了学生 次做菜的经历开展小练笔,做到课堂的有效迁移,落实习作训练目标。

朱子小学的连水坤老师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连老师在借助课文发现写作技法的基础上,又现场开展了一场科学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和同学交流,做好记录单,接着能仿照课文发现变化,产生疑问,找到原因的方式记下自己的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气球变化不同的原因,课堂气氛活跃。

余庆小学肖文婷老师执教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一篇课文《盼》,肖老师紧抓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来设计教学模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展开生动地描写,注重有扶有放,聚焦文中对话描写,揣摩人物因为“盼”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作者的生动、细腻的描写。让学生修改短文,学以致用,发挥习作单元习作例文的示范作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评课、议课

五节课例结束后,评委老师就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文本解读的诀窍、教师课堂临场应变的机智、文本处理方式以及课例解读的要素等方面对五堂精彩的语文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余庆小学教研室主任余文英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次活动借多方之力为老师们打开了习作教学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教师们可以探寻习作教学更广阔的、可延伸的空间。各位老师应不忘初心,努力探索,做一名勤思考、敢创新、明方向的学习型、研究型语文教师。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此次习作单元教学评选活动(余庆片区),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同时也为老师们的习作教学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引领老师们在构建习作品质课堂研究方面向更深层次迈进。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编辑:陆彬

图片:陈瑾琦

审核:徐海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fz/10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