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伤医案件幸存医生的9年离开急诊科,走

提高国民医学素养也是降低医患矛盾的途径。

撰文

万顺顺

年4月13日晚上7点,医院急诊科医生赵立众在工作岗位上被素不相识的患者从背后在脖颈刺了一刀,刀口距离椎动脉只有1厘米。

身为伤医案件的幸存者,他没有逃避,康复之后,连续多年一直在为改善医疗环境奔走呼号。

他认为伤医案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发生这件事简直是必然的,不发生在我头上,也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法规,保障医生执业环境,严厉打击伤医行为,“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也被写入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赵立众认为,自己呼吁改善医疗环境的使命已经完成,他的新方向是做健康科普,提高国民的医学素养。

他的岗位,也早已从急诊科转到了健康管理中心。近一年多,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医学科普宣传。做科普后,一个多月内,他的快手号“健康管理赵医生”就涨粉10万。

在他看来,提高国民医学素养也是降低医患矛盾的途径。

从幸存者到呼吁改变者

“我并不仇恨持刀偷袭我的人,只是希望通过我的鲜血来警醒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fz/9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