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入局和传统车企在造车技术上的升级优化,很多车企都推出了全新的平台构架,那么为什么平台技术备受各大车企的青睐呢?在盒子汽车看来,主要得益于平台的通用性,可以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成本,特别是随着汽车电动化时代的来临,平台构架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仿佛智能化的平台构架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比如吉利的SEA浩瀚架构,长城的“柠檬”、“坦克”,哪吒的“山海”平台等等,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众多平台中却没有一款专门是为B端打造。
今天,盒子汽车整车开发部总监岳运涛将和大家聊聊盒子汽车专为B端打造的“八爪鱼”1.0平台。
高延展性打造“百变空间”
盒子汽车为何选用“八爪鱼”来命名1.0平台?“‘八爪鱼’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海洋动物,它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能够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灵活多变是“八爪鱼”的天然属性,也正好能体现平台的无限延展性。”岳运涛表示,“‘八爪鱼’1.0平台的设计初衷是为实现三排座椅的应用场景,机舱选择纵向布置,目的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内部成员空间。通过后减震器角度的调整,既保证后排座椅乘坐的舒适性又实现了真三座的布局,从而为乘客提供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
据了解,“八爪鱼”1.0平台具有超强延展性,其轴距范围在-mm,同时满足A-C级车的全轴距范围。岳运涛坦言:“盒子汽车现阶段研发的三款B端车型均建立在‘八爪鱼’1.0平台之上,这款平台同时能满足后续升级的自动驾驶车型。”
“八爪鱼”1.0平台的地板呈现滑板形,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各大主机厂所追求的形式。岳运涛解释,更平滑流畅的平台为车辆的空间布局提供更多想象,实现更丰富的空间布局,同时电池布局也可以更加规整有序进行排列,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为续航赋予更多可能性,为更长续航提供后备基础条件。
平台模块化超强通用性
平台模块化在今天并不是一个新词,但却是一个热词,模块化之所以受众多车企追捧的原因在于模块化设计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且能够缩短整车的研发周期。“‘八爪鱼’1.0平台主要从三大方向实现平台模块化。”岳运涛表示,“首先,在电机的选型方面,选择通用性能较高的电机,其最大的优点是不同功率的电机的外观以及相关接口都是相同的,所以电机周边的配件,比如驱动半轴、电机悬置、副车架、周边的水管、泵、散热系统等均可实现模块化,不同的车型也能使用同一套配件;其次,平台可跟随轴距进行相应的变化,BM-、BM-、BM-均出自于‘八爪鱼’1.0平台,通过轴距及地板调整,再将空调、制动等配件的管路长度进行调节即可,其他零件均相同,可进行模块化处理,可以大幅度缩短开发周期,零件共用化率高达95%,有效降低造车成本;另外,由于车内空间的不同,空调系统的性能也有所差异,但在设计固定点时,可将各个固定点进行模块化处理,形成了通用的固定点结构。”
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确实赋予了“八爪鱼”1.0平台更多的优势,高达95%的零件共用化率,确实令人惊喜,然而作为专注造B端车的盒子汽车又赋予了“八爪鱼”1.0平台哪些B端属性呢?
更务实B端最优选
“B端车与C端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平台的性能配置上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岳运涛在谈及“八爪鱼”1.0平台性能定义时表示,“C端车追求极致的舒适,更智能化的驾驶系统,希望解放用户的双手,为塑造智能化形象不惜堆砌功能,而作为生产工具的B端车,必须是务实的,在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
“八十分木桶理论,可以超越,但绝不能掉队。”岳运涛说,“我们的底盘设计要在每个环节都遵循八十分木桶理论,达到平均水平偏上,作为B端车我们始终认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例如车的前悬架采用麦弗逊悬架,其拥有良好的响应性和操控性,而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重量轻,后悬架选用安全可靠的扭力梁的形式,一味地追求新潮与先进并不是B端平台的风格,我们要寻求安全与价值的最优匹配值。”
在保证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同时赢得更多的收入,兼顾多方需求,赋予盒子汽车多重“角色”,当然能让盒子汽车在多重“角色”之间游刃有余的可不止这些,盒子汽车多年来在“汽车圈”的沉淀,给了盒子汽车很大的底气。
“我们的平台要保证,购车成本最优;养车成本更低;可靠性超强。”岳运涛表示,“盒子汽车拥有十几年的整车研发设计经验,在零部件供应方面有着完整的体系,能够最大程度上做到成本优化。”
岳运涛还透露,“八爪鱼”1.0平台不仅能够满足自用还能外销,平台预留了大量的接口,能够向自动驾驶公司提供平台支持。具体来说,需求方可自行设计上车身以及内饰空间,盒子汽车则提供底盘下车身设计、完全开源的线控接口及丰富的传感器安装设计,从而进一步拓展造车范畴,实现造车理念的外延。
“八爪鱼”1.0平台只是新能源B端平台的一个开始。未来,盒子汽车将会以技术为基础,迭代出更多可以提升B端出行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节能效果的智能平台,通过匹配专属车身,附加后端商业化运营的一体化模式,打通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的商业化路径,推动B端出行市场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