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冯导发了一条微博,这次没有说观众没有说电影,改当“情感分析师”了。
这一大段话被总结成了2个字“冯小刚劝女人别查老公”上了热搜,反响很大或者可以说是骂声一片,很多女生评论说冯小刚这是“直男癌”、严重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对于这件事会遭骂实在也是意料之中,因为冯导这样说确实是偏颇过于严重。这种“不能较真儿”的口吻实在像是在说:你看,谁还不偷点腥啊?你不偷腥吗?他不偷腥吗?既然这么多人都偷腥,所以大家还总计较什么啊。
但冯导可能忘了他这一结论的基点“偷腥”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
不过如果没有那些诡辩的前提条件,这段话只是说:恋爱中两个人不要查彼此的手机。我倒是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因为如果把检查对方的手机理解为控制欲的一种体现,两个人在一起,一时半刻的控制可以理解成是爱的小游戏,而无时不刻的控制那可能就是感情中的一大灾难了。
在心理学上,控制欲是指对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的 支配,不允许意外或者是有其他差错,对于人来说指对对方 的占有,思想上行为上都不允许有违背你的意思。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
强烈的控制欲往往是来自强烈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恰恰就是内心恐惧和极度不自信的表现,而你的每一次控制都可以说是一次掉价。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前几集的罗子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发现老公陈俊生出轨之后,她没有想着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拜托自己的闺蜜调查小三的来头,跑到老公公司跟小三撒泼大闹,老公带着女下属买送给客户的礼物她要闹,晚上回来还要查手机,晚回来一会就连环电话call,三天两头就逼着老公发赌咒发誓没有变心,就连老公要离婚,她也只会换身衣服问他好看吗,然后战战兢兢问,是不是因为家里有什么你不喜欢的。
在剧外看子君的做法,大家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可是类似的情况一到自己身上往往就当局者迷了。
而且,大多数的人类又都是极度贪婪的动物,我们总是希望事情按照自己预期的发展,身边的人也 能够和自己合拍。而且随着物质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相对容易获得,对于情绪价值层面,我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我始终相信每个人也都是能量守恒的,你在情感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你在其他方面就势必少了一定的时间去提升。
爱情中不管男女哪一方一旦跟不上对方的进步的速度,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我还听过一句还是这样说的:婚姻不是装聋作哑,而是在我漫长的人生征途里,我关心感情,但更关心自己。
既然控制欲太强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那反观冯小刚所说的“在婚姻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真的能够白头到老了吗?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哲理,但是事实上,更是婚姻的灾难。
我小时候经常会去爸爸朋友的一家店去玩,那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经营着的一家餐馆,每次去阿姨都会给我拿不一样的小零食给我吃。他们一开始感情真的很好,每次去都是笑着聊天,有什么事情也都互相商量,甚至妈妈跟爸爸吵架时都会说:你看人家夫妻两多融洽啊。
其实他们也不是从不吵架,只是结婚这么多年打打闹闹也算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而且俩人都是穷过来的,深知没有对方就没有当时的小餐馆和这么好的小日子。
后来慢慢的日子越来越好,两人之间也确实是信奉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那阿姨沉迷上了打牌,叔叔喜欢上了上网聊天,平日里一同经营餐馆,到了晚上就各自玩自己的,都给彼此没有了半点控制的欲望,这应该算得上是糊涂着过了。
可像这样无爱无性不痛不痒的生活算是什么呢,可能晚上入眠时都是背向的,虽然还是生活在一起,可是却早就没有了爱。后来男的出轨了一个网友,女的也一直跟一个牌友暧昧。原本都是信奉着不控制不干涉对方的小空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里糊涂,可是这样的维系恐怕早就没有了意义。
他们还是离了婚,如果糊里糊涂得过真的能白头偕老,那真的只可能是骗鬼的话。因为真的没有任何一份不需要经营的感情。
在父母或是更早的年代,感情中若是出了问题,双方似乎都会选择用那一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来继续维系,毕竟,在老一辈人心目中,离婚始终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人们的名义》中李达康和欧阳菁就是如此做法,他们为了可以在姿态上好看,不惜将婚姻包裹在谎言之中,这简直和冯小刚所推崇的“婚姻经”如出一辙。
我们每天都在高喊不将就,真的偏偏要在爱情和婚姻这些最重要的抉择上选择委曲求全吗?糊里糊涂的凑合是老一辈人所信奉的错误婚姻保鲜法,而我们需要的是给彼此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真的不能保证你白头到老,而且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样也真的一点都不酷。
一句所以,不翻手机这件事本身是对的,但是冯导所推崇的观点真的是没有什么道理, 希望你也能像橘子君一样做一个酷酷的人嘻嘻
你们的分享是对橘花 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