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游戏音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议游戏、音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阳光杯”英语校优课例主题研讨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立足课堂,以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实践和探索情境在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创设和应用。又到了每学期一度的“阳光杯”校级 课评选的季节,今天,六位英语教师为我们呈现了六节精彩的英语课。每节课上,英语教师都十分注重游戏、音乐的应用,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和应用的机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我们趁热打铁,课后,英语组十几位教师坐下来,结合六节课例,一一评析,围绕主题,展开研究和讨论。

首先,由上课教师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进行课后的反思;接下来,听课教师评课,并围绕主题,结合课例,谈谈自己的观点; ,进行总结和提炼。应该说,这样的课例研讨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教师们的实际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设计游戏,还是音乐或韵律(如chant)的引入,都是通过创设情境,体现学生英语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

          1

音乐(chant)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兴趣。尚城老师用“chant”导入新课,邸秋月、李岩老师用恰当的英文歌曲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丁艳华老师用一个极具挑战性的“chant”引出“Mymotherisateacherinaschool”的重点句式,马虹老师“chant”开头、“chant”结尾,巧妙而有趣。

2

游戏、活动的设计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尚城、李岩老师设计的“guessinggame”,学生在游戏中实现了语言的大量输出;尚城老师设计的观察变色龙、和变色龙互动、prepareapresent、makedialoges等活动,李岩、邸秋月、刘琳老师老师也设计了小组内创编并表演对话的环节,还有丁艳华老师的“enjoythepictures”、马虹老师的“discuss”等环节的设计和使用,无疑都成为了学生语言学习、实践的载体,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及应用能力。

3

情境的再现和创设为学生语言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机会。尚城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节课用“Happybirthday”的情境贯穿始终,因为有这样的情境,学生们在准备礼物、介绍礼物、创编对话等环节中才能充满兴趣、积极表现、大胆进行语言实践。刘琳、马虹老师通过实物、图片呈现某人的“collection”,为学生创设和再现了具体、真实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得以运用。邸秋月老师用视频呈现了购物的情境,用各种服饰的实物为学生创设了“dressparty”的真实情境。这些都为学生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经过大家的研讨, ,除了围绕主题的几点共识之外,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校长对英语教学还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1、创设情境,直入语篇。教师要改变以往先学习单词、训练句型,再进入语篇的学习的模式,以语篇为载体,通过对语篇的学习和感知,能够自然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语言输出和应用的工具,从而体现语言的实践性。

2、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语言技能是《英语课程标准》中分级目标的 项要求。而听说读写是学生语言技能最核心的要素。学生“能用英语做什么”是英语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3、注重学生对词法、句法、语法等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2年级渗透词法,3、4年级渗透词法加句法,5、6年级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加上语法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是学生学习、使用英语十分重要的知识基础。

4、注重对语音的学习与感知。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我校的英语教师在备课、上课、评课、研讨等每一环节中,在每一位教师的话语中和课堂上,积累了很多英语教学实践的经验,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相信,会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jn/10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