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交警查酒驾,这哥们儿就是契诃夫笔下的

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这是丁丁老师第篇原创教育文章

拒绝套路拥抱个性

倡导孩子写出“会呼吸的作文”

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就要慢慢懂得给故事情节设置波折,让作文有看点。

在高级班课程中,丁丁老师让孩子们阅读契诃夫的《变色龙》,自己尝试画思维导图,找到一波三折的方法。接着写一件生活中的事情,把波折写出来。

课堂上分析变色龙的思维导图,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到波折的魅力。

阅读之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小说写了奥楚蔑洛夫的多次变色,如果只写一次变色行不行?

肯定不行!那样的话,就浓缩成了一句话——

一个警官,处理一个狗咬人的案子,因为狗主人的身份而改判。

有些事情,当变化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有了戏剧效果。这一来二去的变化,也表明奥楚蔑洛夫的变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以贯之,是他内心深处的本性所决定的,这就写到了一个人物的根本,而不是简单的皮毛。

小说里不但写到了奥楚蔑洛夫的多次变化,还写到了周围人群,一个个在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表现不同,其实大家骨子里都是一样,都跟奥楚蔑洛夫一样趋炎附势、媚上欺下,映射了整个社会的病态。

醉驾者的套路

姚远卉武汉市新村小学五年级

-参与丁丁老师课程-

年春季高级作文班

“我没喝酒!没喝酒……”人群中,一个巨大的声音在咆哮,只见街道上,停着一辆警车,后面是一排笔直的私家车队,很多人围在了警车旁看热闹。

这是在干什么?为了解开这个疑惑,我也凑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中年大叔,四十来岁,胖乎乎的,特别是肚子,又大又圆。走路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嘴里不停地在念叨,扶着车呕吐了好几次,还不停地擦鼻涕。一位警察拦住了他,敬了一个军礼:“你好,查酒驾,请配合检查。”

警察拿出一个酒精测试仪,对准他:“吹一下。”那个大叔连方向都弄不清楚了,转过身,对准自己的车吹了一口。

“往机器上吹。”警察有些哭笑不得。他这才对准了方向。

警察将测试仪放到自己面前,皱了皱眉头,又严肃又生气:“你看,都一百四了,远超过醉驾标准,跟我去交管局接受处罚。”他刚想抓住这个大叔,往警车上送。谁知,大叔一把推开警察:“我没喝酒!就是没喝酒!你这小警察,管天管地的……”

“你开车都摇摇晃晃的,还没喝?”

“我是发烧了,不舒服。”

“不舒服就休息呀,开什么车?再者说机器是测酒精的,又不是量体温的。发烧了,嘴里又不会产生酒精。”

大叔低头看了一眼手表:“这个点了,你让我回去吧!”警察无动于衷。

见被识破了,他又对警察发起狠来:“你,你信不信!我立马让你失业!你们局长是不是姓李?我打个电话,叫他开除你!”

警察却平静地说:“不姓李。”大叔见这招没用,又低头看了看手表:“这么晚了呀。”他眼皮一抬,又心生一计。

他拉了拉警察:“警察同志,我给你拿两千块钱。”

警察试探性地问道:“多少?”

他壮大了声音:“五千!”见警察无动于衷,他再次壮大了声音:“一万!”

警察转过身来,对着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醉酒驾车已经犯法了,你再说这就是罪上加罪!”说完,周围的人都鼓起了掌:“说得好!”

大叔见又失败了,再次看着手表:“警察同志,不早了,我知道了,让我回去吧!”

“不行。”警察一脸严肃,“你已经犯法了,必须跟我走。”

他揉着眼睛: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呜……呜……警察同志,你……知道我……为什么……喝酒吗?”

“为什么?”

“我得癌症了……呜……呜……”

警察叹了口气:“实在没辙了又说上瞎话了。说吧,怎么证明你得癌症了?”

“我做化疗了……呜……呜……”

“怎么证明你做化疗了?”

“我还戴着假发呢。”说完,他便露出了假发给警察看。

“那我怎么知道,你戴假发是因为化疗还是找理由呢?”

大叔一言不发,终于心服口服了。

“以后开车别喝酒了!你我的时间都浪费掉了!这多不好,行了,跟我走吧。”说完,警察拿出了手铐,把大叔带上了车。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警笛声也越来越小……

丁丁老师简评:

这篇作文写得相当精彩,也是阅读带写作的典范。

1.找到中心点。《变色龙》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这个中心点,一次又一次变化。姚远卉围绕的是“我没有酒驾”。有了中心点,波折才会一再出现。波折就像海浪一样,先在沙滩上插一根棍子,然后看海浪一次次不同的姿势冲击棍子。

2.每次变化要慢一点,加入动作表情等,不要让人物一口气跑到底。慢下来就是做点其他的事,一次一次否定此前说过的话,做过的决定。

3.首尾呼应,让故事完整,更重要是留下思考的空间。

▼▼▼

恭喜姚远卉同学

作文入选丁丁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jn/5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