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保马今日推送马臻老师一文《从“读本”到“学本”,探索真语文——细读倪文尖主编〈新课标语文学本2.0版〉》。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与语文思考的重视逐渐加强,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语文读本,然而绝大多数的读本却仅是局限于文章的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进行编写,其与大学里的文学选本如出一辙。倪文尖老师主编的《新课标语文学本2.0版》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读本的风格,用独特的眼光选取适合学生在特定年龄段所阅读的内容,同时给予细腻的点评与文本解读,创造了一个适合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态空间。此书从理念设计到编排结构,从单元内部联系到文本末评与旁批,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学生对于语文学本的理解,激发了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具有深刻的探索意义与价值。
本文原刊于《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年第1期。这是作者提供的完整版。感谢马臻老师授权发布!
相关链接:
倪文尖《学本》三人谈
中国之大语文之重
每日一书
新课标语文学本2.0版(高中卷)
从“读本”到“学本”,探索真语文
——细读倪文尖主编《新课标语文学本2.0版》
·文/马臻·
一
新世纪以来,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和探讨不断深入,出现了各类语文读本、选本。老的读本在不断翻新和再版,新的读本不断涌现。像影响颇大的由钱理群、王尚文等人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就在不断重版;而许多新兴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读本、人文读本仍在不断编纂出版,网上能搜到的达到数十种之多,几乎遍及各个省市的教育类出版社。此外,近年由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的推广,整本书阅读变得非常热门,不仅出现了大量研究性的案例和论著,也涌现出大量以名著的整本书阅读为旨归的丛书系列,这些整本书阅读的系列丛书,有的是邀请大学的专家学者做编撰,有些是邀请中学名师做点评,甚至辅以各种问题设计、实践操作方案乃至考试试卷。
/////////
《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
如此之多的语文选本、读本不断出版,语文选本、读本早已成为了语文教育出版的一大热门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这当然意味着社会层面对于语文教育的日益重视,意味着语文教育的社会性探索空间的扩大,当然是值得庆贺的好事。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一出版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成为出版社、出版商热门的逐利空间,因此,语文读本的编纂和出版,变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往往是急功近利、浮皮潦草的“急就章”。
概而言之,除了极少数语文读本用心用力,汇集了真正深度关心的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名师,在理论思考、理念设计、编纂撰写上,下了真功夫、有点真水平之外,一般市面上能够看到的各类语文读本、选本、名著指定阅读点评本,大多是粗制滥造,往往就是一个简单的人文读物选本,在理念设计上看不出新意和深度,在单元选篇上看不出视野和探索,在语文教育上看不出深思与实践,不外乎是一些经典篇目的分门别类的汇集,或者再加上一点专家名师的提示和点评罢了,而这些提示和点评大多非常粗糙。以至于笔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常有学生来问应该买一些什么样的语文读本或者名著读本,我的回答往往是:就买一般的文学选本或文学名著,但千万不要买那些针对中学生的语文读本,也绝不能买当下的所谓专家名师的点评本,因为我自己也参加过一些读本的编撰,知道是怎么回事。
语文有可教的一面,也有不可教的一面。从一般层面来说,语文当然是可以教的,不仅可教,而且有源远流长的教育教学系统,有丰富、实在的理念、路径和实践,内涵非常深广。这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存在的缘由。由于没有深入的语文思考和理念做支撑,加之编撰较为粗糙,当下绝大多数的语文读本,其实和大学里一般的文学选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是“选”了一些文章,与语文教育关系不大,或者说压根就不是针对语文教育的。在庞杂的语文读本、人文选本的编纂出版中,似乎很少有人深思:语文读本不应该仅仅是好文章的简单汇集乃至点评,它应该是一条符合学生阶段特点的,循序渐进、丰富精致的语文教育路径,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带领学生登堂入室,进入语文世界的深处,感受语文的魅力,有实实在在的语文教育功能,产生较好的语文教育效果。只有在这个向度上深入思考、用心探索,才能让读本从语文的“门外”进入语文的“门内”,而不再是文章的简单汇编。
从这个角度来说,最近出版的华东师大倪文尖主编的《新课标语文学本2.0版》是一个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