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茄子是通过航天育种得到的茄子新品种。人们选出的茄子种子由航天飞机带入太空,在空间环境中高能粒子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某些地球上不能获得的突变。返回地面后再对这些发生了突变的种子进行新种质、新材料的选育。这些茄子,通过人工定向选育,要经过4-6代才能稳定选育品种。通常情况下,2年才能培育出3代品种,因此要选育出稳定的茄子新品种一般要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
太空茄子“太空作物”的突出特点是果大、色美、味甜,富含维生素C和糖分。其贮存期比普通作物长,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同等条件可比普通蔬菜提高产量15%~20%。与普通茄子相比,太空茄子抗病性,抗逆性强,通常能种植普通茄子的地区太空茄子均可正常生长,甚至可以适应一些不适合普通茄子生长的环境。通过航空育种,人们已得到了若干茄子新品种,有的在盐碱地上生长出来的茄子产量和品质远远超过普通茄子;有的平均亩产量可达到公斤,而普通的茄子一般亩产公斤;有的一个茄子可重达5-8斤,大如篮球;有的形状、色泽、大小均如同鸡蛋;有的色泽鲜明,味道好,口感好。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名为“变色龙”的太空茄子。该茄种于年搭乘神舟四号经太空育种,然后又经4年选育进而培育而成。此品种外形于普通茄子没有明显变化,茄形修长,外表呈浅紫红色,体积比普通茄子略大,每三个约重克。炒熟后的茄子不仅口感好,口味比普通茄子更纯正,更柔和,其皮肉还会变成和丝瓜一样的绿色,因此得名“变色龙”。
太空茄子和普通茄子相比太空茄子作为太空作物,其推广发展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人们担心其食用的安全性。其实与转基因食品含有外来基因不同,太空搭载是作物内在的基因发生变化,太空种子经过微重力、宇宙射线等众多因素作用,使作物本身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引起遗传性变,这种变异本质上与生物界的自然变异没有任何区别。而航天飞行带回来的种子经各种专业检测,也没有发现增加任何放射性,即使直接食用也没有危险。更何况,种子并不是返回地面直接食用,而主要是作为科学试验的对象,要经过一系列研究,育成新的品种,才进行推广种植,然后才能走上人们的餐桌,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同时,反过来“太空作物”也是一种卖点,也会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
太空茄子(左)另一方面,由于本身搭载进入太空的种子就少,再进一步经过选种育苗,所得到的优良品种的种源更加稀少。如采用茄子传统的种子育苗方式,繁育速度慢,后代也容易出现新的不利的变异。如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虽然可以保证优良性状的稳定,但生产成本太高,不适用于太空茄子的大量推广繁殖。相比之下在太空茄子的大规模推广种植上,采用由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无疑将加快太空茄子产业化进程。使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对太空茄子的一个材料(一叶一芽)进行培养,4—15天便可生根发芽,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大大加快了太空茄子的繁育速度。与种子育苗,该技术属于无性繁殖,可以避免后代优良品质的变异;与组织培养相比,该技术可在大田直接生产,操作简单,可节省大量的建设时间和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