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歌曲名也许觉得很陌生,前奏响起来才会知道这是经典之作。因为要结合文章,才没选《皇后大道东》版本。粤语版跟闽南语版的歌词完全不同,唱起来也有不同气场。粤语听起来更像帮派江湖,这一版则是讽刺戏谑。希望歌声能让你们想起来过去的热血岁月,跟着唱起来也不错。
截止到我把这篇文章敲击出来的时候,冯小刚的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票房过了三亿。
之前不敢写这篇文章,因为当时还没看这一版的电影。还在夏天的时候,我曾经利用职务之便,在某个内部渠道里看过了一次未删减版。当时对外宣布的上映日期还是9月30日,也就是为了抢国庆档。在冯小刚隔空质问万达的当天,我就想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但后来没敢,因为没看过人家 版的,不好说。特地在18日上映当天看过一次之后,才多一点论据去评价人家。
严格说,这不算是个差电影,可也仅仅是不差而已了。
说实话,冯小刚发长微博质问万达为什么不给《我不是潘金莲》足够的排片率,那篇长微博我看了一半完全看不下去。理由是你一个知名度不错的导演,既然想要叽歪或者诘问,就别用潘金莲的语气,冯小刚直接那种一言不合拍桌子都比这个强。动不动来一句“小女子”看得我实在有点儿反胃。
一个五十多岁大老爷们儿,用自己微博给一个电影求档期这事儿本来就寒碜,语言中还用了女主角的语气。再仔细琢磨琢磨呢:这部电影名叫《我不是潘金莲》,女主角呢,叫李雪莲,可是冯小刚那篇长微博的落款却是潘金莲,文中几次口口声声自称金莲,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bug。你不是冯小刚,不是李雪莲,你是潘金莲,那么你跟这个电影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凭什么代表这个电影说话?
再从内容上看,你说人家的电影院不给您安排电影场次,开始口口声声说恳求王主席,几次说让王主席消消气。但结尾又怕跌份儿,直接说不然您就直接给俺零排片。敢情冯导这是刚柔并济,怕显得语气太卑微,还要吓唬人家一下。人家要是给你多排片了吧,你这算正中下怀;人家要是真给你个零排片,你又可以很牛逼地说你看他们还是听我的了吧,反正怎么着都是你对就是了。
另外介绍一下背景,华谊兄弟和万达的恩怨来源于一个叫叶宁的人。叶宁曾是万达影业的高管,年初以高价跳槽华谊,并带走了一干人等,很是有点儿当年 经纪人王京花带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华谊创办拾捌文化的气势。叶宁的出走让王健林很不齿,也是人之常情,搁谁谁都急。
换个角度想,你的死对头要是娶了你前任你也觉得吃苍蝇一样恶心,这没毛病。叶宁是这部《我不是潘金莲》的制片人,片头的名字跟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写在同一排,这电影算是他跳槽华谊之后的 部大制作,万达有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电影院线,那么在这种情感基础上,人家选择优先放映别的电影而不是这个电影也没毛病,毕竟电影院是人家自己家开的,人家说了算。
再有一个背景是关于这部叫《我不是潘金莲》的电影的,该电影最早计划上映的时间是9月30日,当时甚至满城已经贴出了巨幅海报,一切的宣传也都整装待发备战十一黄金档。但因为种种原因,电影改期在11月18日上映。这时候就有个新问题,年底其他电影的上映也不少。为了垄断上映日期周围的电影,尤其是来势汹汹制作口碑俱佳的国外电影,冯小刚托了各种关系,把《神奇动物》等外国电影延期一周上映,只为让自己的电影成为11月18日附近 上映的国产大电影。这种做法确实让人咋舌,简单的逻辑就是:你的电影好看的话无论任何日期上映都会有人捧场,但你用这种办法来垄断,确实是属于不正当竞争,属于下作的手法。
我们不能说《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差的作品,内容清晰,人物鲜明,甚至有胆量直指贪污都是它的优点。但冯小刚老师自从《老炮儿》当选影帝之后,总给人一种急速膨胀的感觉,甚至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好导演又是个好演员,堪称人类史上的 奇迹。这一点表现在这部电影里,是他的本人配音。
《我不是潘金莲》里的一些情节推进是靠旁白,这位旁白就是冯小刚来亲自完成的。一部演员都学着蹩脚江西口音的电影,旁白是个北京大爷的声音多有疏离感我们暂且不说,但是不是在电影内容推进上可以靠简单几个镜头,或者是字幕说明来完成呢?一定要有个声音旁白吗?就算真的要有个声音旁白,那么这个人一定要是冯小刚本人吗?
我不指望《我不是潘金莲》或者《一句顶一万句》这两个电影能超过原著,毕竟刘震云的两部小说原著写得实在好看,冯小刚多年积累下来的叙事手法都无法表达故事和人物的十分之一,就更不用说刘震云那位留学归来的女儿刘雨霖能导演出什么来了。《我不是潘金莲》不能让我笑出来,能让我笑的只有这位上蹿下跳的冯小刚导演。
再说说冯小刚接下来的反应。在那条隔空质问的微博发出后的几个小时,万达集团董事长的公子,网红少爷王思聪发言了,他的言辞显得非常清晰干练:首先让冯小刚别阴阳怪气的说话,听着难受,然后告诉他,这事儿是你和华谊不地道在先,以及一个导演要拿好作品说话,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