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奇特的爬虫,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马达加斯加、撒哈拉沙漠之南的非洲大陆,还有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区,大多数是在树木上栖息;它的最大特点是,体表会变色。
相信读到这里,各位看官就明白我们说的是变色龙了吧?
变色龙的体型不是很大,其体长一般大约有15厘米到25厘米,最长的大约有60厘米左右。它的外表呈长筒形,体侧扁平,脑袋是三角形,尾巴常常卷起;有的变色龙品种,脑袋像盔甲那样,还有的品种脑袋上带有明显的装饰,比如头上顶着长角等,尤其是雄性变色龙的外表更为明显。
一旦有敌人进入领地范围内,它的身体会伸展开来,鼓起咽喉,头顶的饰物毛发等竖立起来或不停晃动,要是入侵者还是未被吓走,它会冲上去撕咬对方。
它的眼睛凸起生长,还能够独立地前后左右地自由转动,以便于观察周围环境。这双奇特的眼睛,可以左右眼分开独自活动,这在动物界中是非常稀少的。
它的那双眼睛分工明确,前后左右扫视周围,既能够帮助它顺利捕食,又能够让它尽早发现敌人。
变色龙的四肢较长,脚趾头和脚趾甲组合奇特,非常利于它紧抓树枝树干;它的尾巴也很长,可以缠着树枝以固定自身。
更让人称道的是,变色龙的舌头长得又长又灵巧,全部伸长之后都要比体长还长;原先人们还以为是因为它的舌头能够分泌神秘液体,黏住昆虫等猎物,实际上它捕食时主要是依靠它舌尖所发出的巨大吸引力将猎物捕捉。
与青蛙等动物的捕食方式相同,变色龙伸长自己的舌头,闪电般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完成捕食动作;变色龙在树干上行动的时候,常常会被以为是风推动的树叶子。
除了对其舌头捕食的误会之外,人们还误以为变色龙之所以变色是为了和周围环境一致,以便于隐藏行踪;事实上,变色龙体表颜色的变化,主要由周围的光线和温度,还有它的情绪所决定的;当光线和温度有所变化,或者它遭遇胜利或失败,或者受到惊吓的时候,体表颜色不自觉地发生变化,让人觉得非常奇特巧妙。
变色龙体表颜色变化的原理是,它的植物神经系统在受到外界环境或它情绪的变化影响,控制着体内的色素细胞进行集中或扩散,导致其体表发生了颜色变化。一般可能会变成黄色、绿色、深棕色或米色,往往还带着深浅不一的斑点点缀其间。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变色龙并非是靠体内的色素细胞完成变色,而是通过调节体表的纳米晶体,对光的折射而完成变色的。
也不知道到底是哪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找出变色龙的变色原理。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共发现了多种不同的变色龙品种,其中有59个品种是马达加斯加所特有的变色龙。
现在,人们还在不断研究变色龙,希望能对它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