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击败韩国,拿下法国海运公司百

法国海运公司CMA-CGM(法国达飞海运集团)最近与中国两家造船公司签署了建造意向书(LOI),订单包括9艘2.2万TEU级(1TEU等于1个20英尺长的集装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每艘造价 可达1.6亿美元(约合10.6亿人民币),9艘船只的总订单额达到了14.4亿美元(约合96亿人民币)左右。

详文见吾爱航运网,先前文章:

刚刚,中国大胜韩国,赢了亿,韩媒痛心疾首!

中国业内人士是怎么看待待这事的呢?

吾爱航运网选取三个比较有深度的回答仅供网友参考。

一、

二、

三、

不仅仅是价廉的问题,这种带有一定技术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日韩新三个四个地方没人能和中国比价格,另外,目前的造船行情是这样的:很多船东来中国定船的时候说我给你5%的定金,剩下的船厂负责融资,造完了再来结算剩下的95%,更有船厂接的单只有1%的定金,剩下的99%是由船厂自己找银行拿的。这就是目前的行情。

这个订单从另外一方面来考虑,沪东和外高桥本身就是一个集团的,各自所属的职工几万人,不压价不压缩利润甚至是亏本去接单的话,这些个工人尤其是具备一定经验的职工将何去何从?也就是说,这份订单里面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

还有,目前各个行业都在进行产业升级,特别是造船,不管是国企也好,私企也好,还是民企也好,十年前所造的船基本是都是韩日新挑完剩下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所以这个订单的双燃料系统可以认为是沪东外高桥的一次试水。另外,沪东目前除了军品以外,LNG也是他家的拳头产品,外高桥刚刚接了SBM的一个FPSO下船体的单。这次双燃料系统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可以算是另外一种尝试了。

的答主

熊猫的黑白照里面有一点不大赞同,就是:材料技术上,我们同样拥有更低成本。实际上,普通的船板全球范围内价格是差不多的,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到了关键部位,老外是信不过国内的材料的,拿一个例子来说,自升式平台的齿条板,至少是要合资品牌的货,国产的刚度老外信不过,恰恰自升平台的钢材费用中,桩腿桩靴相关的这块的费用占比很重。

实际上国内目前的造船业仍旧是在赚人工费用,工人廉价,技术人员也廉价,除了管理层,特别是高管能和其他三国比一比以外,其他的人工都是很低的,本人在海洋工程行业呆了十年,从来没见过有那一条海洋平台上用的是国产的主机,国产的发电机,更不用说控制系统,DP了,至于钻井包,目前国内还有有一些平台用的国产的,比如TSC,比如兰石,但是质量。。。。。所以说,目前中国的造船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配套方面。

来源:知乎,吾爱航运网整编。

更多航运新闻,







































陕西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ms/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