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季没想到,朋友也用了我的一字

没想到,朋友也用了我的一字立骨法

文/陈晓东

今天有朋友发来信息,她是这样说的——

“阅读你的《我的叔叔于勒》的一字立骨法,用“勒”贯穿全文,角度新颖。市里同课异构恰定此文,借用你的构思,课很成功,设计发你,请你指教!”

真没想到,我关于“一字立骨”的点滴思考,竟能给朋友们带来教学的灵感,我深深地感到欣慰和幸福。

想年,自己和王君老师、司艳平老师一起去山西晋城同课异构《变色龙》,在前往山西的列车上,自己还坐卧不安,因为这篇课文的切入点自己还久思不得其解。要想把这篇文章贯通,我还缺少一个抓手。在和同行的好友陈群老师讨论的时候,陈群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最终我围绕同一句话和三个不同的标点来设计,结果这堂课大获成功!那时候,我的内心已经种下了一字立骨的种子!

年自己跟随着王君老师,在北京上公开课。我上的是《故乡》,就在这堂课上,我明确地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一字立骨法”,就是用一个字来撑起整个文本。当时,我用“横”字贯穿全文,从荒村之横到心灵之间的厚障壁之横,再到 “我”横下一条心,走出一条路。课堂上我单刀直入,层层深入。我的这堂课的设计,也得到了王君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从那时候起,我对“一字立骨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北京回来后,我便尝试着用“一字立骨法”设计每一篇重点课文,这期间也经历过课堂上的失败,尴尬;也经历过教学上的低潮,甚至感觉自己停滞不前,甚至有一段时间自己处于懒于思考,懒于动笔的境地。

好在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坚持着,尽管自己的思考很浅显,到现在也已经撰写了几十篇关于“一字立骨”的文章!这期间,也有不少读过我文章的教师网友跟我说起受到我的启发,也尝试着用“一字立骨”的方法来作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今,我不仅仅自己思考一字立骨,我也引导我的学生运用一字立骨法解读诗词,解读小说,甚至进行写作,很多孩子也对“一字立骨”ch安生了兴趣。

思考着的自己是幸福的!我的思考能给朋友们带来一点点启发,我也是幸福的!工作着的时候,思考着的时候,我从不会感觉到累,因为只有这时候我才能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充实。我懒于思考,懒于动笔的时候才会感觉累,而那种感觉真的是太不好了!

作者简介:陈晓东,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清澜山学校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市级骨干教师,市级读书先进个人,语文湿地栖居者。年开始进行“一语立骨教学法”研究,在中国教育报追光课堂网络平台面向全国语文教师主讲“一语立骨法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曾应邀到北京、山西、湖北、河北等地运用一语立骨法做课,执教公开课多次获得 、省级、市级奖励,在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清澜杯”教学大赛中,三次获得一等奖。热爱写作,建立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selonga.com/fgly/10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