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
授课教师:云南省昭通市特殊教育学校陈秀娟
一、教材分析
《抱抱》是英国的杰兹·阿波罗绘编,上谊编辑部翻译,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硬页绘本。它讲述了各种动物相亲相爱地抱在一起,表达着彼此的爱。绘本故事情节简单、动物形象鲜明、文字少、画面温馨,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满足幼儿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让幼儿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4名幼儿,都是听障儿童,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交流沟通障碍,语言发展比较迟缓,词汇量少,有一定的发音障碍,有的幼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简单的模仿能力。他们依赖性强,习惯接受大人的爱,但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从幼儿的实际经验生活出发,利用绘本《抱抱》开展音乐、图画、表演三位一体的亲子情景式互动教学,在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中,注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激发幼儿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三、活动层次分析
根据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及障碍程度,进行差异性分层,将幼儿分为以下三个组:
A组:理解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与认知能力较好,有一定的发音障碍(高晨罡);
B组:理解能力较弱,认知能力一般,有一定的发音障碍,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保光垒、锁俊熙)。
C组:听力为零,助听器还未到位,无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简单的模仿能力(张馨)。
四、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我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差异性分层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
A类幼儿:学会动物的拥抱方式和学习句式“和××抱抱,真开心”,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
B类幼儿:学习模仿动物的拥抱方式和学说词语“抱抱”“开心”,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
C类幼儿:学习模仿动物的拥抱方式,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习模仿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句式“和××抱抱,真开心。”
五、活动准备
我班幼儿对常见的动物较为熟悉,但对于书中的变色龙、长颈鹿、河马较为陌生,不会